香港醫委會正式裁定,孫錫鴻醫生專業失當不成立

香港—2024年12月01日—婦產科名醫孫錫鴻早前被指控,投訴其多次以言語性騷擾旗下診所的前女職員。醫務委員會就此指控召開紀律聆訊,經6次研訊後,裁定孫錫鴻醫生專業失當不成立。研訊小組在判辭中指出,所有舉證責任均在於控方,即使孫醫生曾發表有關不恰當言論,惟控方並未能夠在紀律聆訊上,提出實際證據,證明該等言論帶有不恰當、不必要的性質或暗示;加上醫委會認為,投訴人、證人對孫錫鴻醫生的指控存有利益衝突的嫌疑,因此在「愈是不可能的事,證據就必須愈有說服力」的基礎上,裁定對孫錫鴻醫生的專業失當指控不成立。 因實質證據不足而裁定指控不成立 醫務委員會於2022年接獲投訴,指孫錫鴻醫生在2019年至2020年期間,曾多次於旗下位於尖沙咀的診所,向其女職員作出5項不當言論。醫委會自2024年3月起,就上述指控先後召開6次紀律聆訊,最終於2024年9月29日完成最後一次紀律聆訊,對孫錫鴻醫生的指控作出裁決。醫務委員會的研訊小組在聽取投訴人及證人的證詞後,發現對於大部份的指控,控方均無法提供具體日期,而唯一能夠提供具體事發日期及地點的指控,經翻查閉路電視後,亦證實孫錫鴻醫生並未接觸事主,反之相關投訴人在辯方提出質疑後,多次更改供詞,前言不對後語,因此醫委會判斷控方就相關專業失當的指控,提出的證供非常薄弱,完全無法證實孫錫鴻醫生曾對投訴人發表具不恰當暗示的言論。 除了證據完全未能證實指控,另一令醫委會裁定專業失當指控不成立的原因,在於投訴人與孫錫鴻醫生存有利益衝突嫌疑。根據辯方提供的證詞,大部份證人、投訴人現時均為孫醫生其中一名競爭對手的旗下診所工作,其中兩名投訴人更在離職孫錫鴻醫生的診所時不歡而散,考慮到投訴人及證人對孫錫鴻醫生的指控,存有相當大利益衝突嫌疑,因此醫務委員會裁定對孫錫鴻醫生的專業失當指控不成立。 醫委會重申醫務人員需秉持高度專業水準 香港醫務委員會在紀律聆訊中,宣讀對孫錫鴻醫生的裁決判辭時,亦提到當時的診所姑娘流傳着講不恰當笑話的文化,再次重申社會大眾在尋求醫療服務時,對專業的醫務人員抱有相當高期望,認為任何醫務人員,包括診所護士在內,任何時候都應保持高度專業水準,因此在醫療診所的工作人員,都不應作出任何與性相關的不恰當言論或笑話,以免令社會大眾質疑醫務人員的專業水準。

Read More

磁共振成像(MRI)的工作原理與臨床應用

磁共振成像(MRI)是一種精確的醫學成像技術,廣泛用於診斷和監測各種疾病。其高解析度影像對於醫生進行準確的診斷至關重要。本文將探討MRI的工作原理、常見的臨床應用及其未來發展方向。 1. MRI的工作原理 a. 磁場與氫原子 MRI的核心原理是核磁共振。人體的主要成分是水,而水分子中含有氫原子。在強磁場的影響下,氫原子會排列成特定的方向。當無線電波施加到這些原子上時,它們會吸收能量並進入激發狀態。 b. 信號的獲取 當無線電波停止時,氫原子會釋放能量並返回到其原始狀態。這一過程會產生信號,這些信號被MRI掃描儀接收並轉換為影像。不同組織的氫原子密度和環境會影響信號的強度,從而形成不同的影像特徵。 c. 圖像重建 獲取的信號經過計算處理,生成高解析度的圖像。醫生可以根據這些圖像評估身體內部結構的健康狀況,並進行相應的診斷。 2. 臨床應用 MRI在許多醫學領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,包括: 3. 未來發展方向 a. 技術革新 隨著磁場強度的提升及成像技術的進步,未來的MRI設備將能提供更高解析度和更快的掃描速度。這將使得檢查過程更加高效,並提高診斷的準確性。…

Read More